科学家研发可闭环生物回收的介电薄膜

新闻探索 2025-09-15 00:31:36 88277

  中国科学报讯(记者王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科学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家研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闭环溯流追源网近日,生物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可持续性》。回收

  电子废弃物正以惊人的介电薄速度增长,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科学负面影响引发广泛关注。闭环回收,家研即在回收过程中不损害材料质量的闭环回收技术,对于减轻全球环境负担和建立循环材料经济至关重要。生物目前,回收溯流追源网科学家在部分塑料的介电薄闭环回收方面已有一些成功尝试,但这些方法存在高能耗或需使用苛刻化学品的科学问题。相比之下,家研生物技术凭借其固有的闭环选择性和温和的工作条件等优势,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潜在替代方案。不过,设计可闭环生物回收的材料对生物制造、生物解构以及两者之间的兼容性提出了很高要求。

  研究团队将开发的“气溶胶辅助生物合成”新兴生物制造策略与特异性酶降解过程相结合,成功设计并制备出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复合介电薄膜。具体来说,“气溶胶辅助生物合成”法是一种通用且可扩展的策略,可将葡萄糖单体和功能构筑单元加工成纤维素基功能复合材料。同时,纤维素酶水解是一项成熟技术,能特异性地将纤维素解聚为葡萄糖,且不影响其他组分。两种生物过程足够温和,无需高温高压或使用有毒化学品,即可形成“原料-产品-废弃物”的闭环。

  研究表明,因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及闭环生物可回收性,这种纤维素基介电薄膜在可持续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比如,基于该薄膜加工的电子器件的信号传输损耗显著低于商用的环氧树脂基底。而且,纤维素基介电薄膜成本与商用介电薄膜相当。

  研究人员介绍,这种结合气溶胶辅助生物合成和酶降解的闭环生物回收策略,对开发下一代可持续电子材料和电子器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893-025-01606-9

  《中国科学报》 (2025-08-08 第1版 要闻)

[ 责编:李欣哲 ]
本文地址:http://heihe.sehxk.com/html/73e6799859.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这些体检报告中的“危险信号”须注意

贵州省贸促会(贵州省博览事务局)副会长(副局长)刘忠进接受审查调查

海南形成涉外民商事审判新格局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张益山决定逮捕

这些谣言都别信!育儿补贴限时申领、山西华严寺殿墙遭刻字、内蒙古火山景区有黄金……

友情链接